2013年9月9日

有魚產品開發設計創作:燈具2盞




藝術家:康雅筑

概念發想:
以搖籃到搖籃,資源再生的概念,透過淨灘,即撿拾海邊垃圾的方式,轉化大自然裡無法消逝的人為垃圾,因為大海與時間的磨蝕,所形塑出的質感與造型,成為可被再利用的寶藏。而作品中所使用的材料均為海邊容易取得的媒材,當燈具多量的產製也意味著海岸垃圾的淨減,達到環境平衡的意義。



作品一    深海之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尺寸:35x35x45 cm
材質:海邊撿拾的浮球與玻璃、銅線、燈組
售價:50,000 元

概念:以深海魚俱備發光體的概念,將海邊撿拾的浮球鑽洞,透過大小不一的洞來連結出燈籠魚的輪廓圖案,當燈具發光時由洞散發出的光點射映在天花板上,產生魚在空間裡悠游的意象。而海邊撿拾的碎玻璃,因為海水與沙石的磨蝕,形成意涵著時間痕跡的古老玻璃,在光源下晶瑩剔透,就像是大海孕育的水晶石,與深海底下的世界產生一種神祕與靈性的連結。



作品二    鳥胃之骸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尺寸:60x55x36 cm
材質:海邊撿拾的浮球與塑膠垃圾、漂流木、螺絲釘、燈組
售價:50,000 元

概念:人類製造的垃圾,已在太平洋的中途島造成大量鳥類誤時塑膠而死亡,大自然默默的成為人造的墳場。海岸邊的漂流木就像是樹木的骸骨,將它們組構成鳥的骨骼,結合浮球圓的形體構成身體與胃的意象,讓身體內裝載海邊撿拾的垃圾,如浮標、打火機、塑膠瓶蓋、拖鞋、魚網、保力龍等,述說這悲傷的故事。當燈具點起時就像是燃燒殆盡的餘火,而這些恆久的塑膠垃圾,亦轉化成極具色彩的積木,拼組出消逝與永恆、自然與工業的對立與美感。






2013年9月3日

壯遊開始的地方





















文/張永薇

初夏,力之捎來一個草擬的行程表,是關於開放給外地旅人體驗港口部落生活的小旅行提案,開頭寫著:「陽光與汗水的蛻變:花東部落壯遊課程」。我看著「壯遊」兩個字,心裡不禁納悶,兩三天的小旅行,跟壯遊有什麼關係呢?

而想起自己過去,初次旅行至港口一帶所感受到的,那無以名狀卻非常強烈的力量,是如何讓我從幾次的旅行,變成後來的旅居....壯遊,嗯,我突然明白了。

從去年開始,osaw有魚就陸續與花蓮「O'rip」合作,作為花蓮海岸小旅行行程中的一站,安排旅人在「漁夫的家」(也就是osaw有魚在港口部落的據點,保羅的家),藉由傳統編織的體驗與風味餐食的品嚐,近距離認識海洋阿美族的部落文化。

雖說是近距離,但當天下午至晚餐的迷你行程怎說都是不夠盡興的,而看著旅人們期待與滿足的眼神,我們知道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開始。所以,將行程擴大至幾日,提供一個讓人能夠更深入部落生活的行程,一直是osaw有魚夢想去做的。

六月初,漢帝教育基金會來信,表達希望透過osaw有魚帶孩子們認識港口一帶,讓城市裡生長的他們接近自然與土地、看看不同的文化,於是,這個夢想終於有了實現它的催化劑,在七月裡,孩子們浩浩蕩蕩地進入了部落,雖然港口部落只佔了夏令營六日總行中的兩天一夜,也足夠一行人充實地上山下海了。

親手帶回大自然的禮物,也明白了討海人的苦澀,這樣的行程依然不夠,不夠深入接觸在地的生活,也不夠一個旅行者深入探索內在的變化,但,又何妨呢?如果這次的體驗如此短暫卻不同:不同於他們原生環境能給出的視野,不同的語言邏輯與生命節奏,不同的食材取得與料理,不同的空氣與靈氣....

如果這些「不同」在年輕的心靈中造成任何小小的震撼,那麼,為了捕捉這些轉瞬即逝的記憶,心底的壯遊已然萌芽,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變成他人生中真正的壯遊。

用在成年的旅人身上亦如是,即使只有兩三天,只有得來不易的週休二日,人生很長,來到此處便已給了自己一個機會。

這次與漢帝教育基金會合作的經驗,讓osaw有魚更有信心,結合部落的海洋文化,設計成日數不等的客製化行程,給有心參與行程的旅人,一個美麗的「開始」。

歡迎與我們連絡,讓Makotaay(港口部落),成為你壯遊開始的地方!





2013年7月16日

用心穿衣服



文/張永薇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今年夏天,osaw有魚推出了「魚想衣裳」系列有機棉T-shirt。選擇有機棉,在裝扮自己的同時更珍惜環境。目前的兩種款式,衣服上的圖案都是來自台灣東海岸的魚,力之將魚兒身上的圖案截取下來,簡化成大片色塊,讓色彩輕盈地飄落在白色棉衣上。乍看之下,那些色彩隨著衣服的皺摺,彷彿尚未靜止,讓人想起陽光下如夢流動的浪花。














藍色調款式,正面的圖案為新月錦魚,新月錦魚眼周附近的輻射狀色帶是牠們最具辨識度的特徵,魚想衣裳把原本的紫紅色改為藍色調,讓人更能與海洋天空的夏季想像連結。背面則是可愛的小丑砲彈魚(花斑擬鱗魨)身上的大斑點點,一樣染上清涼的藍。

















黃色調款式則在上衣的正面、自腹部至尾鰭游出一隻偌大的黑籃子魚。牠們是尋常的食用魚,平日深褐色的黑籃子魚不太起眼,讓人總是忽略了它身上其實藏著堪比豹紋的美麗圖案,所以osaw有魚將褐色調淺調亮,使這如同迷宮的紋路清楚浮現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藍與黃褐,隱喻著海洋與土地,這是地球孕育所有生命地方,也是我們應該好好愛護的環境。期待擁有它的每一個人,都能感受到osaw有魚的用心。穿上魚想衣裳,讓來上帝在魚身上創造的美,透過有機棉溫柔紋身。



ina們的部落教室



文/張永薇


2013這一年,港口部落的長輩們,生活開始有點不一樣。



















每個星期二早上,這些原本應該在菜園裡種菜養雞、灑掃房舍準備午餐、或到彼此家串門子的ina(媽媽,也指女性長輩)們,聚集在活動中心這邊,帶著像剛上小學孩子般的心情,好奇著力之今天要教大家做些什麼新玩意。


















力之希望這不是一般的美勞課,而是希望透過勞作的樂趣,讓長輩學習平日沒有機會接觸的媒材、技法,把腦子裡的創意引發出來。無論是水墨、剪紙、版畫還是浮水印,每次都帶給港口的ina們新的驚喜,完成的作品展示在活動中心,說不出的成就感從她們臉上滿足的笑容裡透露出來。課程也視情況結合了歲時,比如春節的春聯,或者結合港口阿美族傳統美學與新技法,比如紅白黑三色的馬賽克風格手機套。















除了美勞課,ina們每週四還有母語課,上課的老師是osaw有魚長期合作的母語翻譯顧問Rara Dongi。雖然ina們其實是部落裡最熟悉母語的一群了,但是學習英文字母與羅馬拼音對她們而言可是新鮮事,有拼音文字做基礎,以後年輕人請教長輩母語怎麼說的時候,就能回應得清清楚楚並且可以記錄下來不怕忘記了!

有趣的是,這系列的課程原本定位為部落的老人學院,但是開課後,前來上課的老人清一色都是ina們,而faki(叔伯長輩)們大概是因為過於害羞,或是比較習慣上山下海勞動幹活,因此久而久之,這每週兩天的學習課程就從原本的老人學院變成我們口中「ina們的部落教室」了。

ina們的部落教室,持續學習中!



2013年7月2日

酸酸、澀澀、鹹鹹、辣辣





















文/王力之


迷戀酸酸、澀澀、鹹鹹、辣辣的滋味。

熟悉阿美族的朋友都知道,鹽巴、辣椒對於部落的人非常重要,不管吃什麼、喝什麼都離不開這個滋味。生活在部落裡,「吃」是最有趣的,也是最幸福的。有趣的是,那個與主流不一樣的飲食習慣與口味,幸福的是,可以品嘗到來自山上海裡的新鮮。

最近金光老爸上山時,總會帶回一些跟雞蛋差不多大小的粉紅小東西,這個季節正是野生蓮霧結果的時間。老爸拿回食物,由老媽醃製後冰鎮。ㄜ該怎麼形容,那醃製蓮霧的滋味呢?其實野生蓮霧不像市面上賣的,因品種不斷改良,既多汁又可口。野生蓮霧又酸又澀,味道並不好入口,可是每年夏季,家中總會出現這種粉紅小水果。老媽將小蓮霧清洗好切塊,再放入海鹽搓揉,而後加入擠壓過後的小辣椒,最後倒入冰水攪拌,即可食用。

醃製好的小蓮霧,漂浮在冰水之中,大家輪流拿著鍋子,你一口我一口地享受着。我第一次吃到這種做法,就被嗆到不斷咳嗽,還被一旁的人嘲笑。但這個滋味真的難以形容,酸酸、澀澀、鹹鹹、辣辣,還帶著一種莫名其妙的嗆,每吃必嗆,可是奇妙的是,對這種味道的生理反應,卻不會讓你害怕停口,反倒有一種特殊魅力,一口接著一口。


阿美族用鹽巴、辣椒不只是用在醃蓮霧,其他只要是酸酸、澀澀的植物,例如:雀榕、水鴨腳等等都會用這種方法醃制。不可思議的是,平常不吃酸的他們,卻對這種酸酸、澀澀、鹹鹹、辣辣的滋味迷戀且樂此不疲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2013年5月2日

完成,未完成



文/攝影:張永薇


完成的,是開始的那扇門。未完成的,是完整中的家園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有魚的入口意像,是力之去年完成的一件作品,它是一扇用磚頭砌成的門,這門上有九十塊特別的磚頭,不是買來的新磚,而是去年夏天,力之在海邊撿拾收集來的漂流磚。每個漂流磚都帶著不為人知的身世,經過海洋的淘洗與磨蝕後,擁有各自不同的姿態。如今,它們身上都有了重生的烙印:一隻隻力之親手雕刻出的魚。牠們都是來自東海岸的品種,力之說:「這面牆是記錄去年夏天家裡男人抓回來的魚。」力之用自己的方式,紀錄了無論生態或傳承上皆岌岌可危的東海岸漁文化,只是片段,只是個開始,但它形塑著osaw有魚這個品牌的核心精神之一:開門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osaw有魚,就是這樣的一扇門。除了是一個商品品牌,也是一個致力於保存部落漁文化、部落傳統工藝的團隊,包含了持續整合中的工藝家、漁夫、母語翻譯者、文字工作者與藝術家,為這片土地共同努力著,同時向外界開放。漂流磚上的魚以記錄來致敬,那象徵著門面的、港口族人生活中最顯而易見的形象;九十的數量,隱喻著豐收;這扇永遠打開的門已然落成,川流著走出去的部落文化,與帶進來的新生力量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通過這意像之門,我們看見osaw有魚未完成的達魯岸(註),也是開啓大門之後,真正生活著、持續完成著的空間。一個部落,如果只剩下意像、符號,那麼即使它再華麗,也只剩下走馬看花的觀光價值而已。它還必須是一個家,一個有家人住在那裡、充滿生活的痕跡的家,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家。住在這裡的人,必須是對這個家有著深深的認同。這樣深深的認同,與真實的生活,才是緊緊維繫著文化與歷史的重要因素,但過去幾十年卻大量地流失。現在,開始有些人,想要找回那些流失的,或至少抓住還沒流失的。這便是osaw有魚的第二個核心精神:回家。




















回家吧,田園將蕪。有家人生活著的土地,不會永遠只有舊的,沒有新的。所以說,家園,未完成,回家是最務實也是最浪漫的事。即使將來空間的硬體都完善了,它仍是某種意義下的未完成,因為總是會有新的人事物在這裡發生,且新的東西不會全然取代舊的。因為門會打開,因為生根了。

推開達魯岸的玻璃窗,就能看見部落賴以為生的太平洋,停在那片藍色,幸福不是意義,幸福就是當下,不斷蔓延的當下。就像那中國詩人海子著名的詩句:「我有一所房子,面朝大海,春暖花開。」



註:talo'an,阿美語,原指田間農務用工寮,osaw有魚位於石梯坪台11線公路旁的達魯岸,原本也是工寮,如今改建成一個複合式的概念空間,未來將結合部落文化導覽,與osaw有魚產品展售等。



2013年4月14日

一件作品的發生


文、攝影/張永薇


看著這些河豚(刺鮭)的刺,力之說,她沒有什麼想法或論述,就是覺得這樣的東西好美好美,打從心底興起了這樣的創作念頭:收集無數的河豚刺,讓它們成為一件作品,說不定就能成為未來osaw有魚的概念產品的原型呢。



















這大抵就是美發生當下最單純的狀態了:一些自過去留下來的吉光片羽,一個尚在未來的空間,然後,一個讓一切發生的巫者。

仔細觀察單獨一枚河豚刺,那完美交叉的十字間彷彿雕塑出來的肉身肌理,加上成為食物而殘留下的犧牲聯想,使得它別具一種宗教感。從收集餐桌上的刺骨、逐一刷去殘留的魚肉,直到完全清洗,成為一枚潔淨的刺,這神聖的過程並不容易,無數的刺更要花上大把時間。



















接著,力之開始尋找連結起魚刺的媒材,終於在漁人的夜釣工具中,找到了夜光珠。這些夜光珠串起一個又一個受難的耶穌,繁殖出一種無以名狀的力量。而夜裡又是另一種奇幻華麗的風景,港口的深夜沒有光害,關上日光燈後也只能僅僅發光三分鐘的珠光包覆映照著刺,透露出某些來自海洋的祕密,關於生命的祕密。



















這就是那些河豚刺從海洋到餐桌,從淨身到重生,未完成且正在發生的故事。故事的舞台,是一雙藝術家的雙手,雙眼,與心。






2013年3月4日

這座山是他家的後院




文/王力之

跟著保羅上山,有一種安心的感覺。這座山是他家的後院。

前年夏天,保羅似乎決定,開始將他的部落告訴我,我這台北來的小姐。

我們常常一起上山,走沒有路的路。他總是在樹林裡東跑西跳,這一秒在那,下一秒就已經在我面前,手裡拿著可以吃的桂竹筍,今晚飯桌上的食物。而我,總是跟著他的腳步,手拿著相機,紀錄著這樣的身影。

保羅邊走邊指著說故事,「這是阿公種的竹園,那是老爸種的黃籐。這邊是隔壁阿公的香蕉,雖然隔壁阿公過世了,但隔壁陂腳阿嬤還是會想辦法來看照它們。」這一整片綠,植物看起來都像野生的,沒有任何記號,他卻清清楚楚可以說出祖先在這山上的生活。

他帶著我走山上的水路,告訴我沿著溪邊牽管,其中一條是家裡養溪蝦的水。我穿著雨鞋,小心翼翼地踏穩每一步。溪邊的樹陰下總是長滿青苔,濕濕滑滑的,一不注意跌個四腳朝天,那就不好玩了。保羅雙腳踏入溪中,折腰翻著水裡的石頭,掌心裡握著撿來的「錐蜷」,他把手中的錐蜷交給我,要我找蓪草的葉子把錐蜷包起來,以方便帶回家,他說以前老人家都是這麼做的 。

每次我們走過溪流,穿出樹林,走到產業道路上時,眼前從陰暗到明亮,有一種從原始的世界回來,走出結界的感覺。這身後的世界,充滿了無限可能。我們總是滿載,滿載的不僅僅是籐芯與竹筍,更是心靈上的滿載,擁有一種餵飽「家」的能力,而衍生出的驕傲 。